top of page

經貿新趨勢:區域經濟整合下的思維與策略

 

2014年3月18日,兩個台灣頂尖學校的研究生率領學生運動團體攻進並佔領立法院,震撼台灣社會,開啟長達23天的太陽花學運。

 

學運的氣氛感染了整個社會,理性的口號響徹在眾人口中。

但激情過後,我們是否能多做些什麼?

 

2008年9月,美國加入主導TPP「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」,涵蓋太平洋周圍12個國家,而台灣不在其中。

 

2010年5月,中國大陸與韓國簽署雙邊經濟貿易協定,預計於今年年底完成,明、後年生效,經濟部評估台灣工業產品將因此損失85.2億美元。

 

2012年11月,以東協加十為主體的RCEP「東南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」開始談判,涵蓋亞洲澳洲16個國家,預計將在2016左右完成談判。

 

環顧我們的寶島,北方的中日韓將完成三方貿易協定,南方的東協經濟體將與中國大陸成為共同經濟體,而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經貿版圖也逐漸成形。

但台灣,卻都不在其中。

 

全球化風潮後期,區域化開始盛行,身處無論政治、經濟皆舉步維艱的台灣,不論是支持打開壁壘走向國際,抑或是偏向保守顧及弱勢的論點,皆必須具備宏觀知識作為後盾。而太陽花學運為社會帶來的激情與矛盾,更是帶領我們年輕學子前進的動力。

 

SITE2015,期許你與我們一起,

把視野做大,把眼光放遠,用區域經濟整合的思維與策略,

找出屬於台灣與自己的最佳定位。

bottom of page